「通常眼中有異物侵入時,眼皮的肌肉會不自覺快速運動,眼睛會流出水,可以順利地將異物帶出來,但是人總是會反射性地一直用手去搓揉眼球,結果反而會讓異物跑到眼球後方,增加處理的困難。」
這是顧德莎在小說〈孔雀腹語〉裡的一段。
小時候,大人會告訴我們,要是砂礫飛入眼球,千萬別揉,輕輕閉著眼睛,讓眼淚流出來就好了。
偏偏每一次眼睛進了沙,反射動作總是快於健康教育,揉的哭天喊地才猛然想起,對嘛,輕輕閉上眼皮,讓眼淚流出來就好了嘛。
由九個故事組成的小說集《驟雨之島》,是台灣紡織史的微縮膠卷,也是眼睛進沙的故事。
大部分的時候,小說裡的男男女女,在想起讓眼淚流帶走一切就好的口訣之前,總要奮力的,把眼底那顆沙揉出血來。
明天晚上(週日)九點,作家事 x 顧德莎和你一起登上《驟雨之島》,一起揉眼睛,一起流眼淚。